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公司动态
文献解读原 名:Saline-alkali land reclamation boosts topsoil carbon storage by preferentially accumulating plant-derived carbon译 名:盐碱地复垦通过优先积累植物源碳来提高表层土壤碳储量期 刊:Science BulletinIF:18.9发表日期:2024.5.18第一作者:Lin Chen01摘要盐碱地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耕地储备资源,部分原因是它可以储存大量的碳(C)。目前尚不清楚盐碱土地复垦(将盐碱土地转化为耕地)如何影响土壤碳储存。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盐碱地相比,盐碱地复垦显著增加了植物来源的碳积累和植物来源的碳与微生物来源的碳比率,导致植物源碳成为SOC储量的主要贡献者,POC封存和MAOC封存分别与盐碱复垦引起的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碳积累密切相关,即盐碱地复垦通过优先促进植物来源的碳积累来增加表层土壤中的碳储存量。02引言土壤盐碱化使全球土壤(0-30cm)SOC储量减少了3.47t ha−1。利用土壤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逆转这一现象。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残体(特别是真菌残体)优先聚集土壤的POC部分。植物和微生物源碳与POC和MAOC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碳对盐碱条件下SOC储存的贡献知之甚少。两...
发布时间: 2024 - 06 - 17
浏览次数:0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9
点击次数: 0
原名:Influence of fine root traits on in situ exudation rates in four conifers from different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译名:根系性状对不同菌根共生类型的四种针叶树种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的影响期刊:Tree PhysiologyIF:4.196发表时间:2020.04.25第一作者:Maiko Akatsuki摘要:植物根系向土壤分泌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以促进根系周围有机质的降解并提高对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无碳滤纸用于在微小尺度下收集树木细根分泌物,测定了日本寒温带森林中四个分别属于两种菌根共生类型的针叶树的根系分泌物总碳含量(ECM:外生菌根;AM:丛枝菌根)。还分别对细根单位根重分泌物输入速率与其形态特征(根直径(RD)、比根长(SRL)、比根面积(SRA)、根组织密度(RTD))和化学特征(根氮浓度(RN)、根碳氮比C/N))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对所有树种综合分析时,单位根重分泌物输入速率与RD、SRA、RTD、RN以及C/N显著相关。当对两种菌根共生类型单独分析时,只有ECM类型的树种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与RD、SRA、RTD、RN及C/N显著相关,而AM类型的树种则无显著相关性。我们的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与根系形态特征和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外生菌根(ECM)驱动而丛枝菌根(AM)的影响较小。这种差异可能是ECM真菌和AM真菌对植物细根定殖的程度和位置不同所引起的。两种菌根共生类型对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与根系性状之间关系的差异影响将有助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分配的潜在机制。研究背景:在全球尺度下,森林生态系统向地下分配的碳可占总初级生产力的25-63%,并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每年贡献约60 Gt碳。但地下碳分配在细根系统中的数量与位置仍是一个开放的问题。通常认为地下碳通量包含根系和菌根的生产量和呼吸消耗,同时根系分泌物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传统方法无法区分细根、粗根和菌根对生长、呼吸和根系分泌物的相对贡献,这些信息的缺失会阻碍对局部或全球碳循环的评估。因此,阐明植物光合碳在不同根系结构和不同代谢类型之间的分配和周转至关重要。根系分泌物指由根系向土壤中释放的一系列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酚类化合物以及其它次级代谢物。树木可通过释放根系分泌物促进微生物活性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因此阐明根系分泌物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更好地理解根系分泌物在地下C循环中的整体作用非常重要。细根形态特征和化学...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点击次数: 0
之前,栢晖生物给大家整理分享过粗脂肪、粗灰分等指标的测定方法,今天咱们来看看如何通过残重法测定植物中的粗纤维。试验流程如下:一、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1.1 1.25%硫酸:取相对密度1.84的浓硫酸13.0ml 加水稀释至1L。1.2 1.25%氢氧化钾溶液二、主要仪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电热板、锥形瓶三、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 100g,粉碎,籽粒全部通过20目筛,装入样品瓶备用。四、分析步骤4.1 称取干燥样品1-3.0g,移入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0ml煮沸的1.25%硫酸,加热使其微沸,保持体积恒定,维持30min,期间每隔5min摇动锥形瓶一次,充分混合瓶内物质。4.2 去下锥形瓶后用带有已知质量滤纸的漏斗过滤,并用热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及漏斗,直至滤液用石蕊试纸测定为中性反应为止。4.3 再用200ml煮沸的1.25%氢氧化钾溶液将滤纸上的沉淀物完全洗入原锥形瓶内,将其加热至沸腾再继续30min,操作同4.1。4.4 煮沸后冷却,用原来所用已知质量的滤纸,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乙醇和乙醚各洗涤一次。4.5 将滤纸和沉淀在100~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并称重。 五、结果计算粗纤维含量(%)=(M1/M2)×100%式中:M1--为烘干后残余物的质量,g;M2--为试样的质量,;100--换算因数。来源:栢晖生物整理。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1
点击次数: 0
为了展示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植物科学交叉融合和发展,助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合举办“2021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大会于2021年12月19~2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主题为“植物科学与种子创新”。本次大会,采用了“线上+线下”形式,今天栢晖生物就带大家一览线下会议现场。↓↓↓大会邀请了国内植物生物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专家学者与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国内外同行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也积极参加了本次大会。大家欢聚一堂,交流植物生物学前沿技术,展望植物生物学未来科研方向。栢晖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于为生态、农业、林业等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成熟、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与全国100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司检测指标数量类型丰富多样,年交付有效数据量40多万。相关植物检测指标如下: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15
点击次数: 0
原名:Five-year nitrogen addition affects fine root exuda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root respiration in a dominant species, of a cool temperate forest, Japan译名:对日本寒温带森林优势种Quercus crispula五年施氮处理后影响细根分泌物及其与根系呼吸的关系期刊:Tree PhysiologyIF:4.196发表时间:2020.01.24第一作者:Mioko Ataka摘要:森林生态系统中,细根呼吸直接影响地下C循环,细根分泌物则通过促进微生物对SOC降解间接影响C循环。虽然这两种根源C通量是地下C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氮添加如何分别影响两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五年氮添加处理下寒温带森林中冠层优势物种Quercus crispula Blume的细根分泌物输入速率、细根呼吸速率以及细根化学和形态指标。还测定了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DOC含量用于评估细根分泌物对土壤C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处理相比,氮添加处理下细根具有较大的平均直径以及较高的N含量,但比根长和比根面积较低。在单位根重基础上,两种处理下细根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氮添加处理下细根分泌物输入速率略高于对照处理。在单位根表面积基础上,氮添加处理下细根分泌物输入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此外,氮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DOC差值比对照处理中高两倍。虽然在两种处理下细根呼吸速率与细根分泌物输入速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比对照处理,氮添加处理下细根分泌物C输入与细根呼吸C输入的比值降低。氮添加处理影响了植物C向细根分泌物的净分配量,同时改变了细根分泌物与细根呼吸之间的C分配策略。这些发现有助于提高未来富N条件下对植物地下C分配和土壤C动态的预测能力。研究背景:植物向细根分配的C最高可占全年净生产力的67%,细根也是植物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因此,细根的形态、化学以及生理特征对氮添加的响应十分敏感。有研究表明,随着土壤N有效性增加,根组织N含量增加。然而,细根形态特征(如:比根长SRL)对氮添加的响应十分复杂。在不同研究中,SRL对氮添加的响应表现主要有不受影响、升高或降低。因此,由于养分获取能力的不同,氮添加下细根可能呈现不同的响应。除了具有吸收功能,细根还强烈影响地下C循环过程。细根呼吸和细根分泌物是细根的两个重要生理特征,分别占光合产物向地下分配量的30%和21%。细根呼吸通常在氮添加处理下增强,这与根组织N含量...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8
点击次数: 0
原名: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mediates soil organic phosphorusmineralization in a subalpine forest ecosystem.译名:碱性磷酸酶活性调控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磷矿化作者:Jiabao Li,et al. 期刊:Geoderma发表时间:2021.06一、关键词磷矿化;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 磷有效性;phoD相关细菌群落。二、研究主题和背景(1)背景:微生物在土壤有机磷矿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亚高山森林中,微生物和环境特征如何介导这一过程仍然是未知的。(2)主题:本研究以青藏高原贡嘎山沿海拔梯度的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了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探讨了两种磷酸酶活性的微生物和环境驱动因素。三、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1)科学问题: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对土壤P有效性有什么影响?这两种磷酸酶活性的环境和微生物作用机制? (2)科学假说:A. 碱性磷酸酶(ALP)对亚高山森林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 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酸性磷酸酶相似,主要受土壤TN调节,土壤N:P也可能影响其ALP的活性。C.  N:P比驱动的含磷微生物种群有助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四、以往研究和研究现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酸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因此,ALP被认为是微生物周转的重要驱动因素。一些研究已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以阐明酸性磷酸酶活性与N和P添加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研究较少,可能是由于酸性磷酸酶比碱性磷酸酶在酸性条件下的有机磷矿化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与酸性磷酸酶相比,酸性土中碱性磷酸酶中编码基因个更多,因此了解它们如何调节土壤有机磷矿化,特别是在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可以提供微生物群落与磷循环之间的联系。农业生态系统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调节因子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土壤有机质,土壤成土作用,岩石以及生物气候因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五、材料和方法A.样地与土壤样品采集与保存:在2017年的两个季节(8月和10月),分别亚高山森林-贡嘎山于4个海拔高度(2800m、3000m、3200m、3500m)的地点采集了土壤样品。主要是冷杉。 在每个海拔梯度,分别选取三棵间距大于15m的树进行根际和非根际土的采样,每个新鲜土壤样品通过2mm筛分,分为两个子样品,其中一个样品储存在4...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电话:028 8525 3068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