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行业新闻
文献解读原名:Soil organic carbon thresholds control fertilizer effects on carbon accrual in croplands worldwide译名:土壤有机碳阈值控制肥料对全球农田碳积累的影响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7发表日期:2025.3第一作者:凌俊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养分利用与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背景恢复土壤肥力和缓解全球变暖的举措在于重建土壤有机碳(SOC)。氮(N) 肥对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由于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AOC)对氮肥施用的响应不同,氮肥施用对土壤碳积累的影响难以预测。为了阐明这些影响,我们通过全球荟萃分析与大陆规模的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初始SOC含量如何与氮肥相互作用来影响全球农田土壤的SOC积累。# 假设(1)氮肥施用促进了植物生产力和大团聚体的形成,从而增加了POC的积累和稳定;(2)在土壤SOC匮乏的土壤中,资源化学计量和微生物养分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阻碍了微生物残体碳(MBC)的形成和POC的分解,从而削弱了MAOC的积累;(3)较高的微生物代谢效率和微生物残体量,再加上矿物保护,增加了富含SOC土壤中MAOC的含量。# 材料与方法(1)为了确定初始SOC含量是否影响...
发布时间: 2025 - 05 - 22
浏览次数:0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 - 11 - 01
点击次数: 0
@第二十二届中国生态学大会2023年10月27—30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大会主题为“生态科学新使命: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可持续性”。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分会专题报告、学术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举办与生态学研究领域相关的仪器设备、应用软件、文献出版物展示和生态产品宣传活动。栢晖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为生态、农业、林业等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检测服务的机构参与会议。关于栢晖栢晖生物成立于 2014 年,是一家专注于为生态、农业、林业等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成熟、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聘请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单位生态、农业相关方向专家顾问十余人,现已与全国 100 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年交付实验数据量可达100万+。END# 栢晖 #—特色检测指标—土壤、植物酶活检测氨基糖、木质素、PLFA磷组分、有机酸、有机氮组分微生物量碳氮磷、同位素等其他土壤、植物、水体等常规检测指标均可测定了解更多检测信息按区域添加微信咨询详情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 - 10 - 11
点击次数: 0
文献解读基本信息:原名:Recalcitrant organic carbon plays a key role i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long a long-term vegetation succes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译名: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顽固性有机碳在土壤固碳中起着关键作用作者:石经纬期刊:Catena影响因子/分区:6.2 /Q1发表时间:2023.09.18摘要: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有机碳(SOC)固存。然而,长期植被演替过程中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农田到顶极森林的完整的~160年时间序列,研究了表层土壤(0~20 cm)和底层土壤(20~40 cm)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植被演替年龄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有显著影响(p关键词:植被演替、顽固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碳库、碳库管理指标研究背景: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低,是全球碳(C)固存潜力最高的地区之一。了解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动态对于植被恢复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将农田转化为自然恢复的草原或森林时。子武岭地区经历了近160年的次生演替,是黄土高原独特的退耕后植被自然演替序列完整的地区。因此,该区域可以更好地了解长期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有机碳动态,这对准确估算陆地环境土壤C通量和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植被演替改变凋落物和根系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对土壤有机质(SOM)的形成和稳定性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SOM再生是影响植物残体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关键第一步。然而,了解有机碳含量的动态仅限于评估植被演替,因为有机碳组分的敏感性和周转期不同。功能有机碳库的分类对于理解有机碳质量对植被演替的响应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有机碳库,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有机碳进行分组。有机碳通常分为活性碳和稳定碳两部分。挥发性有机碳(LOC)、颗粒性有机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是易矿化、对植被演变敏感、影响养分供应的活性有机碳组分。顽固性有机碳(ROC)和矿物伴生有机碳(MAOC)是稳定的有机碳组分,可以在土壤中存在数千年,强烈影响陆地碳汇。以往关于植被演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碳、储量和部分有机碳组分。然而,关于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系统、完整的研究还很少。土壤有机碳积累主要受土壤和植物性质的影响,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都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提供物理保护,并影响有机碳分数。有报道表明,在撂荒后的自然恢复过程...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 - 08 - 14
点击次数: 0
文献解读   原名:Divergent accumulation of microbial necromass and plant lignin components in grassland soils译名:草地土壤中微生物残体和植物木质酚积累的差异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6.6发表时间:2018第一作者:Tian Ma摘要微生物和植物是如何促进土壤有机碳(SOC)积累的?为此,我们使用氨基糖和木质素酚分别作为微生物坏死物质和植物木质素成分的示踪剂,并与世界其他草原土壤的已发表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蒙古草原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在所有考察的草原土壤中,木质素酚类会减少,而氨基糖则会随着 SOC 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为微生物残体在 SOC 积累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大陆尺度的证据。此外,与细粒土壤中粘土对氨基糖积累的控制不同,蒙古粗粒土壤中干旱对氨基糖积累和木质素分解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干旱度的变化可能会对不同质地的草原土壤中微生物介导的 SOC 积累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背景大部分有机碳的周转是比较缓慢的,从百年到千年。微生物和植物如何促进这些土壤有机碳库的形成和积累,是与土壤碳动态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有关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传统上,木质素等植物结构化合物因其化学难降解性和在腐烂废弃物中的积累而被认为是缓慢循环的 SOC 的主要贡献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木质素主要作为植物碎屑存在于颗粒中,而不是保存在矿质土壤中,在矿质土壤和老土组分中的含量也相对较少,这表明木质素在 SOC 积累中的作用可能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重要。目前的共识是,在缓慢循环的 SOC 的积累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碳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随着植物凋落物的腐烂,土壤微生物会将可用碳转化为微生物残体或微生物加工的化合物以及自身的生物量。由于微生物倾向于附着在表面上,因而微生物残留物会积聚在与矿物质相关的土壤组分上。微生物生物量的周转速度很快,只占 SOC 的很小一部分,然而微生物残体则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 ,并且随着群落的反复更替而在土壤中累积。这一过程包含在海洋研究人者最初提出的微生物碳泵中,也被认为是土壤中有机碳持久存在的关键机制。然而,由于分析工具有限,无法将自然土壤中微生物产生的碳与植物产生的碳区分开来,这一机制至今尚未在景观尺度上得到验证。人们对环境中微生物衍生和植物衍生成分保存的控制或微生物固存 SOC 的最佳条件知之甚少。填补这些知识空白不仅有助于理解 SOC 在全球变化下的周转,还能为开发包含微生物过程的土壤碳模型提供概念...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 - 07 - 05
点击次数: 0
原名:Nematode biomass changes along an elevational gradient are trophic group dependent but independent of body size译名:线虫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依赖于营养类群,而与体型无关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IF: 11.6发表时间:2023.5第一作者:Guixin Li摘要背景:在地上,大型和高营养级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往往比小型和低营养级的生物更强烈。然而,这种营养级或体型大小依赖的敏感性是否也适用于最丰富的动物,即微小的土壤线虫,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对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样带的草原进行了采样,并采用群落加权平均(CWM)方法,检验了气候和土壤特性的差异在群落、营养群和分类群平均生物量水平对线虫CWM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气候和土壤特性,特别是土壤水分相关特性,对线虫平均加权生物量有积极影响,而海拔对线虫平均加权生物量没有总体影响。高营养级的杂食和捕食性线虫对气候和土壤特征,尤其是温度、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强于低营养级的食细性和食真菌性线虫。然而,这些差异可能不是由线虫大小驱动的,因为气候、土壤特性和营养群平均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相互作用。结论:这些结果表明,与低营养级线虫相比,高营养级线虫具有更强的但与大小无关的营养敏感性。同时,本研究结果为高山草原线虫体型结构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强调需要发现独立于体型大小的性状来解释高营养级线虫对气候和土壤特性的敏感性增加,这可能显著影响土壤功能。研究背景草原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40%。这些栖息地,特别是在高山区域,是主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其中最大的高山草原系统之一位于青藏高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草原的巨大多样性可以用严酷的、基于海拔的环境条件变化来解释,例如温度、降水和土壤碳含量,这些变化通过时间波动增加了可用生态位空间。这种海拔梯度通常用于探测生物群对其物理化学环境变化的生态反应,例如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变化。然而,大多数研究气候变化相关因素沿海拔梯度的影响都集中在地上生物上,而忽略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多样性由微生物和小型后生动物主导,它们驱动着如土壤碳循环和植物性能等许多的生态系统功能。近年来,研究使得人们对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气候和土壤特性有了更好的了解。线虫在土壤食物网中作为食细菌、食真菌、植食性、杂食性和捕食性动物占据了所有的营养水平。因此,线虫可以催化养分循环,并能对植物的生产性能...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 - 06 - 21
点击次数: 0
原名:Root exudation patterns of Chinese fir after thinning relating to root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conditions译名:杉木间伐后根系分泌物输入模式与根系特征和土壤条件有关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IF:4.384发表时间:2023.4第一作者:Jiahao Zhao摘要背景:根系分泌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分配和养分循环至关重要。在亚热带地区,关于森林管理活动(如间伐)对成熟森林根系分泌速率的影响鲜有研究。方法:本实验以29年林龄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三种不同间伐强度条件下,即对照组(不间伐),轻度间伐(LIT,砍伐的30%树木个体)和重度间伐(HIT,砍伐的70%树木个体),根系分泌速率(单位质量、长度和面积)的变化模式。结果:研究表明,根系分泌物速率在间伐后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即夏季较高而冬季最低。分泌物速率与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呈正相关。此外,根系分泌物速率与根尖数量和根系活力呈正相关。随着根直径的增加和比根面积的降低,根系释放更多分泌物,表明杉木的采取资源保守型策略的根系更倾向于选择促进分泌物的释放而不是通过优化形态特征来获取养分。此外,间伐总体上降低了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总碳含量。其中,重度间伐条件下土壤总碳含量高于轻度间伐,这表明重度间伐条件下根系分泌物的增加可以减少土壤碳的损失。结论:这些发现阐明了间伐如何通过改变土壤条件和根系特性来影响根系分泌物速率,同时有助于我们预测地下碳分配和养分循环对森林管理活动的可能响应。研究背景根系分泌物是地下碳输入的重要来源,在地下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系分泌过程将大量有机碳不断地从细根转移到根际土壤中,从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因此,由根系分泌物介导的土壤养分循环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过程。尽管根系分泌物在地下生态过程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但根系分泌物输入模式对森林管理措施(如间伐)的响应仍不清楚。间伐是最重要的森林管理措施之一,通过减少林分密度、改善森林微环境和土壤资源条件,达到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的目的。以往研究表明间伐可以通过改变剩余树木的光合利用效率来影响树木生理代谢活动。此外,间伐往往会增加森林冠层间隙,促进植物叶片、茎和根生物量,同时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用于储存,这可能会增加过剩的碳从细根到土壤的运输。因此,我们假设间伐可促进根系分泌物的释放,并且输入速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系分泌物已被确定为一种竞争型和资源获取型根...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官方热线:028 8525 3068
投诉电话:18181920125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